86年前,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原、跨险江夺天堑,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长征壮举;86年后的今天,由9000多万党员干部组成的“新时代长征队伍”抓建设谋发展、抗天灾战新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征路”上勇毅前行。漫漫征途,只有自身练就过硬本领,经得起重重考验,才能最终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 传承“两大精神”,固本培元,牢筑精神堡垒。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撑。一个没有精神引领的民族,是一个终将没落的民族;一个没有精神追崇的时代,是一个必将朽烂的时代。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支撑和思想灵魂,而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发展潮流的生动反映,两种精神相辅相成,共同化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求我们一要牢固树立民族自豪感,要加强对民族历史、国史和党史的学习,汲取历史长河中优秀精神文化元素,让爱国主义的根系扎深扎透;二要奋勇争做时代弄潮儿,要有必达目标的志气、坚守底线的骨气、开刀阔斧的勇气,让改革创新的春风吹远吹遍。 坚定“四个自信”,挺直腰杆,永葆决胜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心剂、正骨贴。曾几何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主要代表国家,在政治和舆论上经常遭受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的诽谤和污蔑。一些辨识能力不足的群众,特别是中青年群体,甚至被误导产生了“国外连空气都是香甜的”这种错误认知,而一谈到国内就极度缺乏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让我们抬起了头、挺直了腰、认清了自身优势。前途光明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熟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无不是让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伟大胜利的坚实底气。 提高“七种能力”,苦练本领,直面时代考验。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年轻干部的殷切期盼。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经济形势萎靡不振、国际关系战乱频发,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并且当下又正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关键时期,外部风起云涌内部任重道远,这让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本领,成为我们考评干部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七大能力,正是直观地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能力拆分成了七个维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年轻干部的努力方向。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七种能力”,把群众工作作为出发点,让政治需要为调查研究提供方向、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科学决策为改革攻坚提供保障,充分锻炼应急处突和狠抓落实两大“臂膀”。 只有忠贞不渝地簇拥在党的红旗下,传承“两大精神”、坚定“四个自信”、提高“七种能力”,才能把新时代年轻党员干部这块“生铁”,锻造成习近平总书记所期盼的“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一块“好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