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关键期,某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李某,无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纪律要求,质疑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做的大量防控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受到党纪处分。(9月1日,学习大国)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不仅成为广大群众表达情感的又一精神家园,更是成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领域。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理应为网络空间的清朗,做到率先垂范,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严格自律,做清朗网络空间的示范者。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公职人员一直都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甚至会影响到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便捷性,更使得公职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被迅速传播,所以在网络空间中每一位公职人员更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在网络空间,要谨记公职人员身份,时刻以为群众做表率为目标,用积极向上的言论,赢得群众信任和尊重,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树立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意识,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做一名优秀的示范者。 正向引导,做清朗网络空间的宣传者。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可以建立宣传周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宣传健康网络空间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好微信朋友圈、社区工作群等宣传渠道,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发布近期典型案例,做一个宣传网络空间清朗环境的“小喇叭”。线下宣传从身边做起,积极引导周围人规范使用网络空间,利用好自身身份的号召力,引导群众自觉文明使用网络空间。以宣传做手段,以互联网做载体,以群众做对象,不断净化网络空间,努力成为一名积极的宣传者。 擦亮双眼,做清朗网络空间的监督者。在2022年度“清朗”系列专项活动中,处置账号13.4亿、封禁主播7200余名,成果斐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成绩是通过监督举报实现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也是监督者的一员,要对网络空间中不文明、不健康的言行说“不”,并擦亮双眼,不放过任何一个害群之马,用严谨准确的行动回应不文明、不健康的言行,为网络空间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准确寻找网络空间错误言行,及时反馈,及时制止,做一名合格的监督者。 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守护网络环境的健康、文明,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做合格的示范者、宣传者、监督者,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作者:孙参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