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劳”的作用 上海宝山都市宝谊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财务部 马雯雯 挥锹铲土、扶树填坑、踏土夯苗、提水浇灌,植起绿色希望,也播下严谨细致的做事态度;靠劳动实现价值,心里最踏实。 一、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 从珍馐美味到清洁环境,从平安家园到健康保障,都凝结着大量“看得见”的劳动成果和“看不见”的劳动价值。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准确掌握历史前进、社会运转的内在机理。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马克思曾指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大事,因为它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成大才、担大任,就必须培育和弘扬伟大劳动精神。 二、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关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中华民族对劳动有着自己独特的体悟,更通过劳动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改天换地、创造历史,新中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掌握到亿万劳动人民的手中,开启了真正通过自己双手劳动改变自己命运、推进民族复兴的征程。时至今日,亿万劳动者的勤劳创造、开拓创新,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崇尚劳动、劳动光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必须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靠劳动成就复兴梦。 三、“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培养担当的时代新人,才智要强起来,身体也要强起来,精神更要强起来。劳动本就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品质的沃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心中,有助于让我们懂得“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知晓“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哲理,涵养“在新时代更好建功立业”的奋斗追求。热爱劳动、不懈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劳动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