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ukgyktgz 于 2022-7-26 13:10 编辑
塑造城市软实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硬实力 (一)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 1、营造更加便利的政务环境 以提高政策流程的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为导向,按照杜绝“新瓶装旧酒”、杜绝“政策部门化”的原则,对各部门申请纳入新一轮产业政策的条款开展系统性梳理,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全面整合并自动比对企业的工商、税务、信用、环保处罚以及历年获得政策扶持情况等信息,用足用好“一网通办”等政务平台,积极推行“四证同发”、“单体验收”、“先租后让”等创新政策,为企业落户罗店、扎根罗店提供强有力保障。 2、营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一是积极拓展外部资本投入。要不断扩大园区和企业对外知名度,不断吸引风险资本、专业医药基金进入。二是谋求国有资本的注入。探索政府或国有资本参与到生物医药企业的筹资活动中来,对于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投资或借贷方式,进一步支持扶持企业。三是优化资金扶持政策。将生物医药领域各项产业政策前移,精准施策将财政兑现在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时期。 3、营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 加强诚信征服建设,严格落实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网上办事、守信践诺、信用核查与实施信用奖惩措施等相关规定和工作规程。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进一步规范企业在技术创新、股权并购、对外投资等活动中知识产权管理、处置和运营行为。加强科研项目立项、验收、转化等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二)加强品牌打造,提升对外吸引力 1、打响“美兰湖”科创大湖区品牌 一是充分发挥美兰湖在产业特色突出、拓展空间充裕、生态环境优美、区位条件良好等方面的优势,形成“1+X”专业特色品牌。二是紧紧依托轨道交通 7 号线、S7 等快速道路交通网,围绕美兰湖打造滨水活力空间,形成集旅游、居住、办公、商业等为一体的城市滨水带,集聚一批研发总部、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培育一批“引擎”企业,通过塑造美兰湖的城市软实力来不断提升生物医药的产业硬实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 2、打响“北上海”高端产业品牌 聚焦高端医药制造、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生产两大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功能平台+创新联盟”做优做强产业集群,合力提升园区经济密度、扩大园区品牌效应,打造具有强大自主创新力、竞争力的高端(价值链的高端)、高效(高经济密度)、高品牌效应的“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 3、打响“金罗店”历史文化品牌 当前,我镇正在努力使罗店的历史文化重新焕发青春。文化是罗店城市更新的灵魂,通过文化复兴、文化再造与文化IP的打造,挖掘罗店文化底蕴,提升罗店文化质地,再现罗店文化风貌,淬炼出别具一格的文化灵魂及文化特色,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让独具特色的七百年“金罗店”在“科创”的时代之声中精彩绽放。 (三)构建科创生态,提升城市感染力 1、以党建牵引力夯实科创硬实力 对科技创新的政治引领,只有推动基层党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与生物医药领域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相互之间的纽带作用,整合服务企业的各方面力量,以党建串联起产业链、服务链和人才链,推动产业链党建联盟做深、做实,真正把党建赋能产业发展落到实处。一是增强党建引领聚合力,增强党建宣传影响力,构建对外宣传载体,加强党建助推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突出党建领导地位。二是通过党建赋能,聚焦重点产业培育优势创新力量。三是通过党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保证安家补贴、租房资助、人才公寓三管齐下,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入驻,帮助企业破解用人难题。 2、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融合发展 我们积极推进校企联动,加强与上海免疫所、交大医学院、上大医学院等大院大所的合作,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人才实习基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与上海药物所合作,推进上海药物所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项目落地;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推进该所中试和研发厂房落地罗店;与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推进免疫所中试实验室和产业化项目落地;与上大医学院合作,推进高校联建项目化建设;与上海交大、国药集团等持续深度合作,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3、促进科创要素的共享与流动 构筑科创公共平台。整合园区内现有医药优质企业资源,围绕生物医药特点和需求,构建景泽生物CRO孵化平台、斯丹姆临床CRO服务平台、大动物安全评价实验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提供专业服务的生物医药产业支撑功能性平台体系。构筑资金资源平台。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基金规模20亿元,充分利用市场化方式,全面满足园区土地开发、载体建设、招商运营的资金需求,助推产业快速成长。构筑数字信息平台。聚焦园区硬环境建设,注重园区软实力打造。推进5G数字园区建设,结合5G通信技术和IT技术的优势,在新基建建设、5G+智慧制造、精细化管理层面共同发力,形成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