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促进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维护能源安全。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深化上游地区同中下游地区的能源合作。加强能源储备体系和多渠道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加强前沿能源技术和重大能源技术装备开发能力,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减少能源来源单一化的风险。 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深刻认识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战略,强化韧性与弹性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 维护水安全。增强水忧患和水危机意识,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要推动全要素治理、全流域治理、全过程治理,高起点高标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筑牢水安全保障防线,全面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努力建设安澜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