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0|回复: 0

党建引领“老有所依”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3

主题

0

回帖

213

积分

记者

积分
213
发表于 2021-7-22 08: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区养老工程”被乌鲁木齐列为民生建设十大实事之一。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被当地居民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人民日报,7月21日)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8.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何缓解养老危机,保障改善老人生活,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全面贯彻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各地都在抓实社区养老工程,构建新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做到老人衣食住行全面覆盖。但美中不足的是,在部分地方还存在重硬件轻服务、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只管搭服务架子,却对服务质量抓得不严,形式主义较为严重。
要落实做好社区养老工作,就得以党建为引领,以政策为先锋,以基层为战场,以服务为重心,要做到把社区老人当“家人”,把老人诉求当“家书”,把服务老人当“家事”,把养老工程当“家业”。
理念指引,科学谋划“路线图”。老年人生活服务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包含医疗,饮食,出行,洗浴,电器使用,娱乐基本设施等。社区工作人员难免考虑不周,在一些工作上存在疏漏,就会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甚至留下安全隐患。例如老人病情突发,无法及时发觉,又如老人办事缴费,多地来回跑,再如出门忘关水关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社区干部应联合当地医保局、人社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养老政策的工作要求,科学制定养老服务服务体系,建立协作制度,做好长期规划,确保全面覆盖社区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模式创新,实践趟出“新路子”。近年来,国内智慧养老机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智慧城市中发展最快速、最成熟的领域,对促进养老服务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起到重要作用,做好社区智慧养老,已经是打造生态宜居社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因此,须深入了解智慧养老,将其融入社区服务管理体系中,实地考察各项养老资源,创新社区工作模型,联合养老机构、打造网上订餐、上门家政、智能穿戴、安全预警、一站式办事点、智能app等新型服务形式。让养老服务更加人性化、科技化、高效化,让老人生活更加轻便化、多样化、舒适化。
立足基层,夯实民生“压舱石”。社区的老人情况各有不同,有一些高龄老人居多,有一些离异居多,还有一些家人常年不在家。一些老人不愿意去养老机构,一方面是养老机构水平参差不齐,生活质量无法保障,另一方面是儿女经济能力有限,支撑不起高额的费用。所以在了解社区老人的具体情况时,应调查其子女的生活水平以及与老人的关系状况,为每一位老人精细建档,争取更多更好的质优价廉的服务;同时定时开展老人民主生活会,鼓励其子女参加并提出建议,仔细聆听老人的诉求,落实好老人的需求。由此可知,社区养老工作量大,但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着力找准查实老人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之以恒,坚持到底,要把工作落到实处,要把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老吾老及人之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所有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因为这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中国民族传统美德,展现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有力见证。
作者:康乐





上一篇: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下一篇:知史明志,赶考新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8 21:12 , Processed in 0.24456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