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觉醒年代》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频频登上热搜。百余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当时的青年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风华正茂的他们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摸索思想启蒙,力求开发民智,望能唤醒麻木的国人。 陈延年临刑时说:“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是什么样的精神,能让一个人宁死不跪,直至被敌人乱刀砍死。陈乔年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始终严守党的秘密,牺牲前仍乐观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李大钊被捕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行刑时三呼“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他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自古以来,中国从来不缺少为之奋斗的人,从来不缺少埋头苦干的人,从来不缺少以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如今,东方巨龙抖擞精神扬威于世,不必再怕国土受侵、百姓被害,人们的生活安宁而祥和,而在各行各业,仍有无数有志之士为国家的发展鞠躬尽瘁。 去年冬天,新冠疫情爆发,钟南山院士一直奔波在抗击疫情前线,一边与病毒赛跑做研究、研讨病情、远程会诊,一边参加新闻发布会,还接连接受媒体采访,回应公众关切。84岁钟南山院士的一举一动总是备受关注。不论是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研究文件的照片,还是证实新冠肺炎“人传人”现象的发言,亦或是“不去武汉,不出武汉”的建议等等,钟南山的出现,仿佛一剂社会情绪的镇定剂。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院士,他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从书本到田野,1973年杂交水稻成功问世,粮食亩产量开始了质的飞跃,如今,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90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一位老者,一颗赤子之心,永远追寻着稻田里的中国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道路,“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如果人人都有为国家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中国的未来,定是繁华无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作者:王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