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人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但在招贤纳士的过程中,部分艰苦边远地区却出现脱离实际、顾此失彼的现象,造成引来的人才用不上,最后留不住,既浪费资源,也寒了人才的心,为了确保引才科学合理,让人才的加入给当地的发展添砖加瓦,艰苦边远地区引才应防止过度追求“高大上”。 避免人才政策顾此失彼。外来人才逐渐变为人才争夺战中的主力,个别地区为了争夺人才资源,不惜出“政策”、砸重金,人才政策顾此失彼,“优惠”外来人才,却“冷落”了本土人才;因此引才政策要优先满足“急需”“短板”,促进新进人才和本地人才形成合理搭配、相向而行、协同共进,减少新进人才“水土不服”。 警惕人才重引却不重用。引才盲目追求高大尚,唯人才头衔、学历和职称而论,导致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被引进,但人才来了,地区却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平台,人才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引才要符合本地实际,量力而行,要立足当地实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不唯身份重业绩、不唯资历重能力。 优化人才后期服务保障。引进人才不是结束,发挥作用才是关键。在引才工作中,既要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更要着眼长远,给人才创造良好环境,营造人才工作氛围,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使其持续成长;同时对于一时难以融入当地的外来人才,要发挥好人才谈心、人才交流的作用,让人才能够获得生活上的幸福感、工作上的获得感、精神上的荣誉感。(文/张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