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落地还需破解“不敢生”难题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中国政府网 5月31日)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老人赡养、人才流逝等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同时,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年轻人就业创业、收入状况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不少夫妻婚育安排进一步延后或取消,进一步降低了生育率。生育率下降叠加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问题不得不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分析人口结构失衡的原因不难发现,年轻人结婚生子面临的生育、教育、养育等一系列成本居高不下,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因素,不少年轻人被“生娃成本”所打败,导致“不敢生”“不愿生”“不想生”。即使放开二孩政策,但沉重的生养教育成本让不少家庭面对生育望而却步。可见,当前我国“少子化”成因不在于“不让生”,而是现实生活造成了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 年轻人希望先立业后成家,晚婚晚育以及高龄产妇也随之增多,伴随“高龄少子化”的趋势逐渐加深,人口大国的“人口红利”也随之减少。可见,从人口生育源头解决问题,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之策。为此,国家出台了“三孩”政策,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三孩政策的出台是否会让年轻人转变思想,还需看政策的执行程度、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及政策对年轻人的吸引程度。要让政策落地落实,还需要统筹考虑适度降低养育孩子的直接经济成本,以及时间成本、社会成本、政策成本等间接成本,让民众生得起、养得起。(文/木子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