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高原深山,一走就是好几天,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等荣誉。这个人就是在大凉山跋涉了26万公里的“马班邮路”邮递员王顺友。
他不畏山高路远,不惧风霜雨雪,不计个人得失,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搭建和守护着大凉山群众与外界沟通联系的通道。充分彰显出了王顺友同志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这种精神是值得当代青年学习的。
学习王顺友的脚踏实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工作时拈轻怕重、眼高手低,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认为这份工作太累,那份工作工资少……最后成为“啃老”族,一事无成,荒度时光。反观王顺友,他负责从木里县城到白雕、三角垭、倮波乡的邮路,需要翻越十几座海拔从1000米到5000米不等的高山,从气温零下十几度的察尔瓦山到四十多度的雅砻江河谷,从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到险峻沟壑,每个月要往返两次,每次14至15天,一年的路程相当于走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不畏艰辛,对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认真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坎坷的邮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
学习王顺友的无私奉献精神。数十年如一日,王顺友坚持下来的理由,不是为了“饭碗”,而是乡亲们收到报纸和邮件后那种高兴得像过年的劲头。一个简单的理由,让他坚守了32年,成为了大凉山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然而,在当代社会,有些人在工作中无利不为、麻木冷漠,将群众利益置于脑后,毫无服务意识,成为了社会的“蛀虫”。所以要学习王顺友的无私奉献精神,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
生命虽已远去,精神将会永存。王顺友同志坚守“马班邮路”的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值得学习。在新的征程中,新时代的奋斗者要以王顺友精神为航标,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让“索玛花”精神永不凋零!(王维维)
新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