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双星陨落,举国悲痛,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他们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在各自领域上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用毕生心血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 学习科学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先进方法。袁隆平院士充分尊重科学规律,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他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他的一生。吴孟超院士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了以世界首例中肝叶肿瘤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开辟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世界最大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在肝癌信号转导、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带领中国肝脏外科迈向世界领先地位。 学习科学家奋勇拼搏、开拓进取的崇高精神。袁隆平院士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年过九旬的袁隆平院士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一心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同样,年过九旬的吴孟超院士依然每周亲自主刀多台高难度的肝胆手术,坐堂周二上午的专家门诊,主持着原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的日常事务,并亲自带教多名研究生。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但在工作中都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敢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 学习科学家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坚守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23岁的袁隆平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他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吴孟超院士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毕生追求,视病人如亲人。他常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他们以满腔热血和激情,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生动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两位院士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两位院士致敬,更要以两位院士为榜样,在新征程上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作者:张李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