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时07分因病逝世,享年91岁。联合国官方账号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袁老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作者:叶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