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做谨言慎行的表率 最近,媒体对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问题进行了较多公开曝光。我们从曝光的案例中发现,有一些涉及教师批评教育过程中的“言语”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没有考虑使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没有使用符合教师职业身份的恰当言语,其不当言行被网络曝光,冲上热搜、引发舆情,造成不良影响。当事人受到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也被问责。 汹汹舆情过后,我们身为基层教师,应该得到什么启示呢?教师的言行,其中就包括言语批评。言语批评是最为正常的教育方式,但很少有人去深思隐藏在言语背后的核心。这个核心包括批评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场合、所使用的言语及所处的时代特点。 众所周知,教师职业身份具有特殊性,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学生生活在改革大潮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小皇帝”式的家庭教育也对当前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但是,教育工作万变不离其宗,其中谨言慎行正是对教师的要求。针对未成年人特点,敦敦诱善,正面引导,用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教导学生正是教师的职业操守。而冷嘲热讽,出言伤人,甚至动手打骂学生,这种恨铁不成钢,揠苗助长的心态也正是教育工作者的大忌。所以,教师需要谨言慎行,用正确恰当的行为教书育人。 学生的自尊心比较脆弱,但部分学生自尊心又偏偏较强。特别是在面对少数学生严重违纪的行为时,更需要教师冷静,以德育人。可是,有些教师有时候说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考虑后果,逞一时之快。容易造成对教育对象较大的伤害,也给教师事后带来后悔。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模范和榜样,对其今后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大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做谨言慎行的表率。应思考所说出的话是否会对学生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应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让学生产生不好的观感。教师要以极大的责任心,做出最为精审的言行,时时记取自身责任千钧之重。 教育不仅需要严、爱,更需要智慧与互动。教师要有这样的认知:你或许改变不了学生的家庭状况,改变不了社会环境,但用教师的宽容、爱心、耐心、决心、智慧与学生互动,是可以改变学生的心灵的。“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省”在高处,时时拂拭心灵的杂草,日日修炼高尚的道德情操;新时代的教师,永远不要放弃读书学习,必须牢记谨言慎行古训,学习高超的育人智慧;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切实增强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021年5月12日 作者:牟秋霞 电话:17311708119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幸福小学 邮编:614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