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清子 于 2021-5-8 16:54 编辑
近年来,全媒体运营师、二手车经纪人等一些依托于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的新职业应时而生。新职业青年面临诸多机遇,却也伴随行业快速发展而陷入“成长的烦恼”。收入不稳定、标准难认定……如何破解这些新职业“通病”,成为相关从业者关心的话题。(5月7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代发展的浪潮滚滚向前,一轮接着一轮的信息化产业革命、技术创新,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社会需求潜力,全媒体运营师、二手车经纪人等一些依托于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的新职业应时而生,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但新生事物被社会认可往往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渡期”内产生一些问题在所难免,需要逐步探索破解,从而更好地实现保增长、稳就业的最终目的。 一是要解放思想,增强新职业的社会认同。这是一个职业认同感的问题,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不断开发出新的就业岗位,这既有利于解决待业者的“饭碗”问题,也有利于解决社会的“稳定”问题,利国利民。从社会层面应该给予新职业从业者足够的尊重,要打破对于就业问题南方靠“生意”,北方靠“公考”的传统思想壁垒,帮助新职业者找到社会归属感,进而提升个人的幸福指数,促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征程当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二是要制定标准,提升新职业的管理水平。对于一些新生事物,刚刚崭露头角,一些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职业标准、培训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也要尽快制定到位。这有利于新职业沿着正常的、健康的、规范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就是要加强对新兴职业的监管,引导其新职业技更好地实现促进就业增收与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是要与时俱进,拓展新职业的覆盖范围。时代发展飞快,人们对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多样,这为产生更多的新职业营造了很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从长远看,新职业的发展仍然要依托“互联网+”的载体,在养老、保健、餐饮、商贸等多领域开发出更多的新职业岗位,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多、更灵活的就业机会。
作者:文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