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屈原悟“奋斗”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十一集《敢教日月换新天》,讲解了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三个关于“奋斗”的典故。从总书记数次引用屈原的诗句,把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传递到今天,激发了我们再读屈原的想法,去解锁“奋斗”背后的精神密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凝练着一份执着,奋斗精神薪火相传。奋斗精神是永恒的,总书记引用此句激励大家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直前,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中国精神”薪火相传。新征程开启的奋进之路“道阻且长”,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是前所未有,想要在这片广阔的舞台上屹立不倒,就要不断去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努力成为民族的脊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伟大的奋斗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历史的禀赋,既争朝夕,又有恒坚守。“80后”院士王泽山以“祖国的需要是我一生的追求”的奋斗精神赋予了人生动力,在危险领域的第一线勤奋耕耘了六十余载仍不停歇,依然奔波在火炸药事业的征程上,证明了奋斗是成功的基石。回想当年读《离骚》那些“少年壮志不言愁”的美好时光,正是“求索”精神给予自己的那些自尊、自信和直面挫折、不懈奋斗的勇气。奋斗精神赋予我们“一双隐形的翅膀”,对自己认准的事想做的事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勾勒出自己不服输的模样,然后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去收获奋斗出来的幸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饱含着一份坚守,为民情怀血脉永续。习近平总书记以此句表达了对人民群众最深的牵挂,即便一读再读仍有强大的感染力,自然也就更能体会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精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再次宣告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今天再读屈原,感叹那个“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干净而高傲的灵魂,仰慕他“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思想境界和做人风骨。“最美奋斗者”黄文秀写下“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的人生笔记,“人民英雄”张定宇坚守着“我的生命已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更是属于人民”的信念与时间赛跑,秉持为民情怀实现人生价值,证明了坚定这份信仰、坚持这份信念、坚守这份忠诚,才能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新时代的为民初心赋予艰苦奋斗更为广泛的内涵:不自满,不懈怠,用自己的奋斗成果换取更多人的“岁月静好”,将人生价值转化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每个人都应厚植这种大爱与大义,立足自己的岗位,认真完成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任务,在奋斗中见精神。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饱含着一份追求,砥砺前行抒写奋斗史诗。总书记引用屈原名句激励中华民族中华儿女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正是我们党引领人民不畏风浪、直面挑战,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抒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再读屈原,才深刻理解“英雄奇志在,千古知音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唱响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改天换地的伟大奋斗精神!“关键时候顶得住、危难时刻冲在前”、“我是党员我先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多么透彻的“家国情怀”!砥砺前行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金钥匙,艰苦奋斗就是新时代的精神气质。无数中国人用奋斗的姿态书写下自己的“长征路”,比学互促、见贤思齐,凝聚起拼搏奋斗的强大力量,共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看到更瑰丽的风景。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新征程新形势新起点,心中有理想,我们无惧前行,肩头有责任,我们砥砺奋斗,唯有以奋斗之我去证明“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