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只有把创新作为基层工作的动力源泉,才能推动基层工作与时俱进、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基层农村工作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但仍有一些短板亟需解决,不能把抓工作停留在表面,纸上谈兵谋工作创新,必须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实际问题。 要有创新的潜意识,不搞“照搬照抄”。基层工作中,时常碰到上级部门安排以年度来推进某项重点工作,以此解决基层存在的某些薄弱环节,不断创新基层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但少数单位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不变应万变”,因循守旧,不愿学习新知识新要求,从潜意识中抵触创新,抵触改变,缺乏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的勇气和决心。其实,做好基层工作,务必大胆解放思想,必须保持思想敏锐性和开放度,要坚决克服因循守旧观念。 要鼓励基层开展创新,不搞“等量齐观”。推进基层工作,要避免搞“上下一般粗”,有的地方存在“一个方案用多家”,尽管看起来“不走样、不变形、不变通”,也看似“标准化、规范化”,实则缺乏“常规工作求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的精神,更是体现了落实工作表面化、绝对化。在推进工作中,在有规定动作的前提下,上级部门要开展分类指导,更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分层分类落实工作;在无规定动作的情况下,各地要紧贴实际,树立精品意识,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有实效的“品牌”,通过“创造性”落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成标杆和样板。 要把握好创新的“度”,不搞“异想天开”。创新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绝不是脱离规则的“野蛮生长”,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以贯彻上级精神为前提,抓工作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以创新表达取代思想解放,以数字光鲜取代群众满意,以追求亮点取代基础工作。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基层工作必须坚持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回归本质创新、坚持守正创新。(王俊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