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幕已然开启。笔者认为,要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持续奋斗,不断提升意识、坚持开拓创新、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新征程。 乡村振兴,意识是关键。阻碍乡村振兴进程的关键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处于信息接收的末端,思想意识解放不够彻底。面对乡村振兴这一新时代战略布局,要充分发挥农村这一战略主体地位,挖掘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明确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攻坚战的主体力量,增强农民群众的责任感紧迫感,激发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的意识,才能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 乡村振兴,创新是关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固布自封、墨守成规只会阻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乡村振兴需要农民群众、乡村振兴指战员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思路理念,创新政策举措,创新机制模式。不应照葫芦画瓢,千篇一律,应结合乡村特点创新发展理念,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要创新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创造性合理利用乡村资源,统筹兼顾绿色发展理念,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教育是关键。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乡村的支柱,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振兴。只有坚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拓展乡村教育资源,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汇聚发展乡村教育的合力,从思想引领上转变乡村发展理念,才能有效发挥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这一途径。(朱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