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努力是成功的“阶梯”,是前进的“牵引”。面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党员干部要树立努力的意识,时刻保持努力的姿态,确保努力奋斗的成果。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共产党员也是如此,即使粉身碎骨又有何畏惧,只为把一片清平世界留给人民。从建立之初的的五十多名党员,经过百年的风霜洗礼发展为9100多万名党员,为世界第一大党,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懈奋斗。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年轻党员干部更要常补精神之“钙“,避免成为“无舵之舟、无矢之箭”,造成精神上的“软骨病”,此病轻者迷失方向,缺乏锐气,重者误国误民,损害党的机体。而党性教育就为广大年轻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最好“一味良药”,年轻干部应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作为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树立坚强的意志力,继续发扬共产党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与担当。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初心融入灵魂、体现在行动上,坚持群众路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期盼处着手、需求点发力,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自觉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教育引领群众振奋自新,不断促进“共同富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对此,党员干部要强化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守好初心本色。要在干事创业中坚守初心为公、初心为党、初心为民的时代使命;要在为民造福中担当作为,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把群众的“心上事”作为自己的“上心事”,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要在躬身实践中淬炼初心使命,坚持问题导向,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查找自身不足,坚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一心为公、披肝沥胆,将爱党、爱国、爱民之情化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精神品质,初心如磐跟党走,披肝沥胆为人民,牢记使命勇担当。 作者:唐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