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公村位于山西临猗县孙吉镇西南方向,紧邻黄河,是一个省边、市边、县边、镇边、沟边、河边的“六边”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荒沟无人问津,滩涂分散,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余人。近些年来,薛公村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动员成功企业家回村投资,蹚出“支部+公司+农民”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形成特色养殖、生态种植、黄河文旅三大基地格局。”(2.1,中国组织人事报) 提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对于某一方面的知识只是一知半解的话,往往会导致工作推进困难,不能及时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因此要组织好基层公务员的提能培训,定期不定期到发达地区学习最新的发展理念和知识,安排党员干部进行轮岗锻炼,安排进行走访调研,向群众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同志学习,强弱项补短板,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人才的支撑必不可少,要大力引进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让他们为地区的产业发展问诊把脉,用他们丰富的产业发展知识,解决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坚定群众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消除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要做好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工作。要经常的与干部开展谈心谈话,确保一线干部不会因为长期的一线工作而产生疲态,要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需求,要及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在安心的为群众干好各项工作。同时要及时选树典型,对于一些优秀的干部进行表扬,进一步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工作的归属感。要及时组织对脱贫成效进行“回头看”。脱贫成效是不是得到了巩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不是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只有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深入群众的家中,看他们吃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孩子有没有接受教育,家里人生病是不是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作者: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