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一词,出自《朱子语类》,意思是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既与承担、负荷有关,也与责任、本分有关。党员干部作为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领头雁”,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担起共产党员必须的担子,让“担当”成为党员干部的政治底色。(2月26日,共产党员网) 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精神。今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遵循的根本宗旨,是融入每一名党员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红色基因的传承都不能变。我们党员干部是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我们是既要将人民视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又要像父母疼爱儿女那样为群众谋福祉、干实事,人民始终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我们将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广大党员干部就应该涵养“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涵养“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吃苦精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是时代所需,是民族振兴所需,我们党员干部千万不要以为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就脱离了“苦海”不需要发扬吃苦精神了,越是幸福,越要常忆苦滋味,牢记我们的党是如何靠着一腔孤勇奋斗至今的。我们常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就是要像梅花一样高洁傲岸要耐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自觉抵制诱惑。要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用在为人民服务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讲奉献就需要吃苦,“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牢记道理,付诸行动,为人民幸福吃苦耐劳。 涵养“立身以立学为先”的学习精神。当今时代的我们,还能有几人会向古时的学者一般拿着一本书彻夜通读呢?应该很难,但是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可以时时刻刻让我们保持一种思考,可以让我们在任何的一种状况下学会反思自己,可以知道我们自己有什么错误,可以用更多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人生。因为当世界都可以抛弃你的时候,只有书籍是不会抛弃你的,因为书籍不会分辨好人和坏人。所以,很多干部就是进入一个误区,成长为干部以后就不需要学习了,就可以“放开玩”了,其实不然,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有所地位,实现心中抱负,最为重要的还是要以学习为先,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常态,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学习,并且主动学习,只有这样,自己的形象才“立得住”“靠得稳”,成长为人民心中的好干部。 (作者:李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