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艰苦奋斗精神,似乎已经和部分年轻人没有了关系。“艰苦奋斗”成了战争年代、革命时期的专属代名词,先辈共产党员为了党和国家不畏艰难,为了崇高的理想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艰苦奋斗不是要我们过苦日子,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保持革命时期那种艰苦朴素、崇尚节俭的精神品质,那种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状态。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恒的,但艰苦奋斗的内涵和形式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艰苦奋斗精神也应该有更新的诠释:不攀比物质生活;在困难条件下依然能够热情地干事创业;尽可能节省投入、节约资源;关心关爱困难群体,与他们并肩创造美好生活;量入为出,健康理性消费;不贪图安逸,在劳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年轻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先要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具体的、量化的而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既要有长期的不变的总目标,又要有短期的,按时完成的分目标。既要勇敢又要乐观,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不要被困难打败,即使遇到失败也是暂时的,要乐观地站起来,坚持不懈去克服它。既要有恒心又要有自信,任何奋斗目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时的热情极容易被降温,只有相信自己才能不断保持状态直到走向成功。既要认真又要实干,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允许随便马虎出错更不允许虚度每一分钟。纵观历史长河,历朝历代,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既认真又实干的人。既要节俭又要朴实,在生活贫困的时代我们节俭是为了节俭,在生活富足的时代我们节俭是为了养志,富足可以削弱我们奋斗的意志,节俭朴实的精神可以让我们的头脑永远保持清醒。(陈飞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