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7|回复: 0

要多和老百姓讲讲家常话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01

主题

20

回帖

70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01
发表于 2021-3-1 20: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盆炭火,一杯热茶,众人在屋场内围坐几圈。4位“百姓名嘴”一边烤着火,一边围炉开讲。在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暮云新村采访,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宣讲引起了我的注意。(3月1日  《人民日报》)
     之所以称为“百姓名嘴”,关键在于老百姓喜欢与这些干部打交道。和老百姓在田间地头、村头院坝等处围在一起,用“方言”聊起国家大事,既拉近了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也及时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相关会议精神宣讲到位,可谓是一举两得,值得借鉴推广。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一些宣讲理论内容专业性较强,理解起来较有难度。如果不以“接地气儿”的方式去宣讲,很容易听得一知半解,甚至是不知所云。而实际上,老百姓从内心是非常渴望了解一些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新知识、新政策、新理论的。所以,在进行理论宣讲时,不妨用家常话把理解讲懂、讲透,效果自然会很明显。
     同时,不少老百姓与理论宣讲员或部分深入基层的领导干部并不熟悉,如果再操起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书面语”,尽管讲起来看着比较“专业”,但很容易迟迟走不进老百姓内心。在基层,一些文化水平不高、年龄较大的群众并不熟悉“普通话”,甚至会听不懂个别“普通话”,这就必然会影响到交流效果。而4位“百姓名嘴”就很好地规避了这一问题。
    深究原因,归根结底在作风务实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情况,是群众工作早已实践出来的经验。不管在任何时候,工作脱离了群众实际,自然就很难落地。在天心区,“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已经成了一种共识,把道理糅进身边那些闪闪发光的典型故事里,老百姓就愿意听,工作效果自然就会很明显。
     因此,把“普通话”“书面语”换成家常话理应成为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选择。(作者:赵耀世)




上一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下一篇:转移“三农”工作重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20 23:13 , Processed in 0.14567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