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5|回复: 0

“紧一紧”禁燃禁放这根弦,没有爆竹依然有“年味”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4

主题

0

回帖

25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52
发表于 2021-2-2 21: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元宵节及民间喜事等重要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加剧了大气污染,损坏了空气质量,影响了市容环境卫生,还容易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创建文明城市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为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创建清洁环保、安全文明、喜庆祥和的节日环境,各地都禁燃禁放烟花爆竹。
  千年习俗一朝改,的确不易。这也决定了禁放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虽然形势严峻、困难很多,但我们看到,在这场鞭炮禁放攻坚战中,各级各部门按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紧密配合,广泛开展禁放宣传活动,多措并举深入执法检查,取得了良好开局。这表明,只要工作做到位,移风易俗虽难,却并非不可为之。
  紧一紧禁放烟花爆竹这根弦,就得与时俱进,切实理解和认识禁放烟花爆竹对于社会进步的现实意义。“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从这首《燃爆竹》中我们可以看出,燃放爆竹的起源是燃烧青竹,只是有了火药后才发展成为鞭炮,其目的也只是驱鬼避邪,具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今天,我们已经到了人类文明的二十一世纪,人类认识的程度已经远远冲破了愚昧的限制,追求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科学生活才是新时代的应有主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自觉跳出旧有习俗思想的固有藩篱和认识窠臼,对传统习俗进行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地扬弃,这文明行为的体现,也是我们进入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紧一紧禁放烟花爆竹这根弦,就得充分认识燃放烟花爆竹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危害。“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由此看出,燃放鞭炮是一种“俗”,而且还是延续千年的民族习俗。那么它在民俗中究竟占什么位置呢?笔者认为,它已经走过了习俗、风俗、疲俗的漫长历程,正式进入了“陋俗”的行列。至于俗到什么程度,撇开噪音、污染、火灾、伤害不说,就说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就已经达到了难以承受之重。
  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与人们对洁净空气、干净环境、人身安全的需求发生矛盾,我们该如何选择?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权衡利弊。公众渴望蓝天、渴望健康,理性的选择应该是舍弃妨碍蓝天和健康的东西,也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禁放。
  禁放或限放,就少了年味儿?也不尽然。春联、年画、屠苏酒等传统文化元素,照样可以凸显年味儿;蓝天下的一张张笑脸,比烟尘呛人、碎屑遍地更能体现新年新气象;现代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们比过去有更多方式辞旧迎新。春节期间没有爆竹,幸福感不会少。(张一)





上一篇:以“三真”作风奋斗新时代
下一篇:加强干部监督,提升工作效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17 09:09 , Processed in 0.27326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