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凸显高度的文化自觉和鲜明的文化立场,彰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秉承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要加强政治自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生动鲜活抓好理论宣讲;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健全基层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工作体系,让“沉浸式”党课和理论学习互动展等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探索新型宣传方式,切实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生动课程。利用融媒体宣传矩阵,在舆论场中做好宣传工作,树立正能量政府形象,唱响主旋律、振奋精气神,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要加强行动自觉,进一步担当使命责任,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抓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更好传播道德风尚、弘扬文明新风。将涉及城市文化推进的各项工作与环境整治、城市建设、民生实事等相结合,进一步擦亮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形象,以文化涵养城市品格,以文明浸润百姓心田。 要加强思想自觉,进一步强化初心宗旨,厚植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落实到新时代思想文化宣传工作中。聚焦群众关切,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基层文化资源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