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0

[已推搜狐] 精准脱贫更是“精神脱贫”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51

主题

1

回帖

261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8-8-17 0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湖北一省定贫困县“摘帽”当天该县一名乡镇女干部写到“没有经历过精准扶贫的人生,都是不完整的人生”引起无数一线干部共鸣。的确,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和这名女干部一样,全国各地大批干部下沉到基层、深入到一线,开展群众工作,在帮百姓摆脱了生活贫困的同时,扶贫干部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脱了“贫”。
    赤子之心、为民情怀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和底色。干部在扶贫一线,直接听闻百姓疾苦,直接把脉致贫诱因,直接为民“背石上山”,在老百姓沉甸甸的获得感中明晰初心、牢记宗旨。
    从核实扶贫对象到分析致贫原因,从制定脱贫措施再到落实帮扶政策,每一环每一步都不能落在空里、只留虚声。为此,有的干部经年累月把家安到了村里。
    当扶贫不再是任务而是责任,当百姓不再是帮扶对象而是父老乡亲,当扶贫不再是扶贫干部的单打独斗,而是所有人的齐心协力,帮扶干部也不再只是一名国家干部,而成为当地百姓的牵挂,帮扶到百姓心里,情也就留在了百姓心里。
    回望历史,实干的精气神也是优秀党员干部的同一标签。成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时任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百姓在悬崖峭壁开凿出1500公里的水源线;“草帽书记”杨善洲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为昔日荒山披上绿装;“樵夫”廖俊波扑下身子抓发展,给同事带去“主动干”的正能量,也让位居全省末位的福建政和跃居全省前茅。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精准扶贫的“意外之喜”启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立足岗位、深入百姓,以实干托底才能真正收获泥土的芬芳。当前,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深化改革发展,历史留给我们的“窗口期”时间都很有限,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答卷也全权交到了广大党员干部身上,唯有继续鼓足干劲、坚守初心、务实重行,方能不辱使命、积小胜为大胜。(齐琳)




上一篇:群众参与为乡村干部教育实训“加料”
下一篇:安排工作切勿“张冠李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3-29 02:57 , Processed in 0.20138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