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回复: 0

[已推搜狐] 上访变下访,群众更有获得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54

主题

14

回帖

312

积分

记者

积分
312
发表于 2019-2-21 12: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访变下访,群众更有获得感
前日,笔者偶看到一则关于上访的微小说,讲述了农民工老李用一块“我要上访”的牌子轻松拿到工钱并被县领导客气接回家过年的奇趣事件。该小说手法夸张、话语戏谑,但却折射了关于“上访”问题的现实怪相。
上访即信访,是中国古而有之的一种民众诉求表达方式,早在《周礼》里就有“肺石听辞、“路鼓之制”,后来演变成“吿御状”、“鸣冤鼓”。上访渠道延续至今,其目的都是为了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爱民心,但如今的现象是信访件结办得有,新出现的信访件也层出不穷。细品,“上访”的“上”字意味着群众与干部隔着道道台阶,群众需要攀阶上梯,才够得着诉求机会,这也反映出基层工作不实不力,才出现问题解决盲区、难区。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就不应始终让群众行在信访路上,只有变“坐等上访”为“积极下访”,变“群众跑腿”为“领导跑路”,变“被动接受问题上门”为“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才能实现诉求表达更通畅、问题解决更具体。
浙江杭州下穿古运河的城市隧道能极大缓解交通压力,而这一大胆的创意,最初是因为一名政协委员走进群众中间,听取了一位老大爷的“比划”;多地纪委监委把“信访接待点”设到街道村社,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使得群众问题得到更好更快解决。“上访”多是由于服务始终“浮在面上”,政策总是“走在路上”,担子没有“扛在身上”,而“下访”则实现了服务眼睛向下,工作重心下移,责任扑下身子。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卧听竹叶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这是对百姓何等的悉心关切。我们的政府部门更应“嘘寒讯问不停脚,走入村居访與情”,变“上访”为“下访”,这上下之间,彰显的是质朴担当的为民情怀,联动的是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折射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支持。高高在上的坐等只会阻隔距离,俯下身子的倾听才更有力量。
作者:李一乐





上一篇:飞天事业是复兴征程上的伟大壮举
下一篇:让黑恶势力无处遁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4-27 11:34 , Processed in 0.23055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