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回复: 0

推进减负工作,要从力戒“笔尖上的形式主义”减起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27

主题

0

回帖

76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67
发表于 2024-4-29 09: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绩不够,材料来凑”“工作干得好,不如材料写得好”“工作方式新不新,要看写手精不精”……当前,笔尖上的形式主义花样不断翻新,有一些地区和部门既不认真谋划工作思路,也不主动推动工作落实,却挖空心思在工作材料上“夸大其词”摆亮点、“添油加醋”亮成效、“无中生有”谈经验,自吹自擂地做表面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基层面临的形式主义困扰,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与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些歪风邪气得到制止。但类似“笔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顽疾仍然屡禁不止,归根结底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让工作落实在“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有些党员干部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没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而是把“领导注意不注意”当成工作追求,不惜通过材料“注水”、政绩“造假”等手段博得领导注意,企图以“材料出政绩”;有些党员干部存在“懒政”思维,认为动动脑子、花花心思就能“创造”出“政绩”比起真抓实干要付出的精力、财力、物力更有性价比,在工作落实上,追求“点到为止”,在材料美化上却费尽心思,对基层的困难和问题视而不见。
    对一定时期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工作经验、信息的交流,也有助于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益。但如果把材料看得比工作落实还重要,单纯追求“材料政绩”,不仅会侵蚀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也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一方面,精雕细琢各种材料,挤占了干部的大量时间、精力,让本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干部变成了“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为了满足领导对于“材料”的要求,基层“笔杆子”不得不“5+2”、白加黑地“炮制”政绩,久而久之干事创业热情逐渐衰退;另一方面,那些“精心打磨”出来的材料始终不能给群众带来实惠,终究难让群众满意,“说了当做了”的“假把式”必然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甚至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根治“笔尖上的形式主义”需从思想上、制度上、行动上综合施策,要加强教育引导,校准正确政绩观的航向标;要精准选人用人,树立重实干的导向;要严格考核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偏差的问题。
    “笔尖上的形式主义”虽属顽疾,但也并非不治之症,只要下定决心、下大气力、持之以恒,定能让“笔尖上的形式主义”及其新变种无任何可乘之机、藏身之地。





上一篇:“三面镜”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下一篇:基层减负需克服“痕迹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6-1 18:10 , Processed in 0.21603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