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吉宾 发表于 2019-2-18 14:16:52

齐步走,为乡村找到最好的归宿

齐步走,为乡村找到最好的归宿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类推进……湖北省日前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提出按照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三大片区”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振兴规划落地落实。(2月15日新华网)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彻底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力抓手。规划先行,措施得力是保障,如何让群众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是关键;干部群众齐步走,才是“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的归宿。
一、筑牢思想壁垒,增强群众意识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辟道路
“船上人不得力,岸上人干着急”,“你不帮我脱贫,就是你的责任”,“乡村振兴”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思想不解放,哪里来振兴。基层党支部,是党的最末端神经,也是联系群众最密切的单元,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增强群众自我革新的意识,是“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主要力量。对于产业相交的基层党支部,可打破原有村(社区)的界限,建立联合支部;针对具体的产业,可以建立产业支部,强化对产业的进一步引导;大力推动支部帮扶,拥有技术、生产资源等支部,可以与技术、生产资料缺乏的支部建立帮扶机制,实现相互帮助。通过完善的末梢神经系统,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动员工作,以支部带领群众,以支部促进产业,增强群众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意识,主动谋发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
二、抓住就地教育,增加群众融入感,为“乡村振兴”战略配置更强的引擎
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乡村的发展阻力,技术的缺乏还是决定性原因,生产技术的普及、提高,能够给乡村的发展配置更强的引擎。一是让积灰的教室,干净起来。党校、农民夜校,在目前的乡村发展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组织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起乡村发展的人才库,错开农忙时节、时间点,有组织的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讲座,提高群众生产技能。二是让好学的群众,成长起来。书到用时方恨少,更怕想学找不到。目前,学习地、指导人、接地气的APP、公众号还是匮乏,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相关学习平台,打造培训队伍,为好学的群众提供更好的资源。三是让地里的老师,勇敢起来。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与从事本行业的务工人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经验的较量,不分伯仲。可以适时的为经验丰富的群众,提供平台,将其成功的经验、良好的技术、自我总结的生产方式等分享给大家。群众既是学生也是老师,真正融入进振兴乡村的事业上来。
三、打造特色产业,增加群众获得感,为“乡村振兴”战略找准坚实的落脚点
乡村振兴不是家家户户都开农家乐,产业的定位、布局,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不能千篇一律的都是农旅融合,全部都是农旅结合的产业,相互竞争伤害的还是本地区的群众。瞄准产业经济的农旅融合,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根据交通、现有产业、群众意愿等适当的实施。抓住传统产业,利用最新科学技术,引入高端农业品种,建立、擦亮农业品牌,推进高端定位的传统农业建设。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商产业,以产业兴电商,以电商壮产业,达到线上线下产业兴的局面。在现有的城市化进程中,以体验为主,餐饮旅游为辅的农耕文化园,满足大部分城市群体的农耕体验。吸引平时繁忙,又需要享受绿色、自耕城市群体的代种代养产业等等。不是单一产业发展,分享有限的消费群体,而是形成多产业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良性局面,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让群众看到产业发展的希望,顺势而为,主动融入到“乡村振兴”中,为乡村找到最好的归宿。
(撰稿:罗吉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步走,为乡村找到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