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 发表于 2024-4-30 16:53:52

基层减负要找准“病理”“祛病强身”见实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基层减负,目的是挤压形式主义存在的空间,让基层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找准“病理”,“祛病强身”,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巧用“望闻问切”,悉心辨识“问题根源”,做到“对症下药”。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基层减负为何“困难重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何“屡禁不止”,说到底是政绩观出现偏差错位,对人民感情“淡薄”,有的重眼前、轻长远,有的重局部、轻全局;有的重主观、轻实效;有的重上级、轻群众;有的重虚招、轻实干;有的重物质、轻精神,根本在于没有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没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为基层减负要悉心辨识“问题根源”,把那些热衷于工作出花样、埋头留痕迹,“只唯上不唯实”,“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错误政绩观彻底“消除掉”。要从匡正正确政绩观“入手”,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培根铸魂,补足精神之“钙”,与时俱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发扬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担当,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弊病”,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真正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减负答卷”。善用“火眼金睛”,敏锐捕捉“问题现象”,做到“靶向治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是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以会传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是许多基层干部“跑断腿”也落实不完的“会议”;红头文件少了,“白头”文件却多了,红头便签少了,微信“通知”却多了,检查考核少了,照片排名却多了,是基层干也干不完的“工作”。为基层减负要敏锐捕捉“问题现象”,从搬走“繁文缛节”、填平“文山会海”下手,少一些“内卷内耗”,多一些“实实在在”,才能让基层干部拒绝“摆烂、躺平”,真正有时间、有精力干事业、谋发展。要抓好“源头治理”,坚决破除“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精文减会玩“数字游戏”的形式主义问题,认真精减文件,遏制文件滥发、乱发,严格控制会议的频率和时间,努力做到“少发文,发短文;少开会,开短会”,真正做到“发好一个文,见到一层效果,开好一次会,解决一类问题”,让减负工作真正“落地见效”。会用“良方妙计”,正确看待“问题原因”,做到“药到病除”。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懈”。基层减负并不是一“减”了之,更不是放松要求、降低标准,更不能“一刀切”,“简单粗暴”,坚决防止因减负要求,应开的会“不开了”,应发的文“不发了”,应检查的“不查了”,应督导的“不督了”,“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这样也违背了基层减负的“初衷”,造成了新的形式主义“作祟”。为基层减负要正确看待“问题原因”,把减负与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与激励担当作为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严防减负后,少数干部“松口气”“歇歇脚”,部署落实“喊嗓子”、履职尽责“混日子”、面对难题“绕圈子”的问题,又要为实干赋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更多精力放在不折不扣抓落实上,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要把好问责关,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问责,防止问责滥用、泛化、简单化,造成“鞭打快牛”“多干多错”,更要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加大干部关心关爱力度,及时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真正为敢于担当、崇尚实干的基层干部“撑腰打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层减负要找准“病理”“祛病强身”见实效